1942年春,苏德战场上发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事件,一位苏军高级将领在飞机途中被俘。这一事件的发生地恰恰是德国控制的机场,而该名将领正乘坐飞机前往执行重要任务。此事件原本被认为是导致苏军在1942年夏季哈尔科夫战役失败的关键因素。然而展鵬配资,经过历史学家的深入调查,真相却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。
1942年4月21日,德国占领的姆岑斯克机场上空突然出现一架苏军PR-5型运输机,德军高炮立即开火。机组人员发现自己飞错了方向,急忙调整航向,但为时已晚,飞机被重创,不得不紧急迫降在机场旁的山坡上。飞机上的幸存者被德军俘获,其中一位便是苏军第48集团军的新任司令官——亚历山大·格奥尔基耶维奇·萨莫欣少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萨莫欣少将不仅是第48集团军的司令,他还曾担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(即格鲁乌)第二局局长。作为苏联最高情报机构的高级官员,他犯下的低级错误让人难以理解。这起事件也为德军提供了苏军夏季进攻作战计划等高度机密文件,情况变得更加复杂。
展开剩余80%大约半个月后,苏军在铁木辛哥元帅的指挥下,发动了哈尔科夫战役,但最终未能成功,遭遇惨败。苏军损失惨重,27万人伤亡或被俘,1200多辆坦克和500多架飞机被摧毁展鵬配资,而德军则仅损失2万余人。许多人将萨莫欣少将被俘的事件视为哈尔科夫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。
二战结束后,萨莫欣少将回到苏联,并于1952年被判处25年监禁,但仅在1953年就恢复了名誉,并重返军队,担任莫斯科大学军事系的高级教官。他于1965年去世。尽管苏联对萨莫欣的被俘经过披露得很少,且有些细节自相矛盾,但经过历史学家的分析,我们发现一些真相被误解,事件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因素。
首先,萨莫欣少将确实将一份夏季进攻作战计划带到了敌军手中,但这份文件与哈尔科夫战役并无直接关系。萨莫欣所负责的第48集团军隶属于布良斯克方面军,位于苏德战场中部,而哈尔科夫战役则是由西南方面军发起,位于南部战线,二者的作战计划并无交集。
其次,萨莫欣在被俘后,仅坦白了自己是第48集团军司令,并隐瞒了自己在格鲁乌担任高级官员的身份。他甚至编造了自己从小就在陆军服役的虚假经历。当德军审讯人员通过照片识别出萨莫欣的真实身份时,他仍然坚称自己只是临时担任了格鲁乌第二局局长,且仅在1942年2月至4月之间担任该职务。然而展鵬配资,德军情报机构对这些说法并未深入调查,因此无法获取更多有用情报,也正因如此,萨莫欣能够较快被释放。
再者,萨莫欣携带的“夏季进攻作战计划”实际上并未执行。根据计划,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原本应在1942年5月发动对库尔斯克的进攻,其中包括萨莫欣的第48集团军。然而,苏联最高指挥部决定取消这次进攻,理由是萨莫欣的“失踪”事件。尽管如此,直到1943年2月,苏军才正式将萨莫欣列为失踪人员。1942年8月,苏军通过俘获的德军情报军官得知萨莫欣被俘的消息,并得到了德军审讯的内容,但苏联方面直到很晚才宣布萨莫欣失踪,这一反常行为引发了许多疑问。
此外,萨莫欣少将赴任的航程也充满了疑点。PR-5型运输机本应飞行150多公里,但萨莫欣乘坐的飞机却飞行了600公里,飞出了一个巨大的偏差,且在白昼飞行时竟然出现如此严重的误差,实在是不可思议。更让人疑惑的是,萨莫欣的飞机在飞行途中竟然没有任何护航战机,而苏军高级将领前往一线执行任务时,通常都会配备三架战斗机护航。
因此,一些历史学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,认为这或许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欺骗。也许苏联最高指挥部故意安排萨莫欣少将迷航被俘,以此来掩盖即将展开的哈尔科夫进攻战役,虚构了一个“库尔斯克进攻计划”作为掩护。
令人惊讶的是,就在萨莫欣被俘后的不久,苏军战斗机成功迫降了德军的一架联络机,并缴获了“1942年夏季作战计划”的文件。换句话说,苏联和德国几乎同时通过相同的方式“交换了作战计划”,这是一种难以解释的巧合。
所有这些荒诞的巧合展鵬配资,令萨莫欣少将被俘的事件愈加扑朔迷离,甚至有人提出了“苏德情报机构秘密交易”的假设。或许,历史的真相仍深埋在尘封的过去,无法被揭开。(作者:陶慕剑)
发布于:天津市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